又到一年高考季,每年这个时候最忙碌的可能并不是在学校发愤图强的学生们,而是求神拜佛都盼着孩子能提高成绩的家长们。
保健品危害他们有的愁眉苦脸,生怕因为自己的无为让孩子输在保健品危害了高考的终点线前;有的则会沾沾自喜为自己找到的偏方而庆幸。
眼看着高考临近,自己的孩子成绩依旧没什么长进,一些家长甚至听信练习册封底里那些保健品的小广告。
这些广告上面还印着去年省高考状元的代言词:“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保送生某某:我就服脑XX。”
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保健品可谓是历史悠久,经久不衰。
远的不说,清末民初保健品的广告就已经在街头随处可见了。当时的最热门的保健酒、保健丸、保健茶广告都能占据报纸的两个版面以上。
除了各种益寿延年、活血通络的保健品,治疗风湿骨痛和壮阳也是重灾区。
令人惊讶的还有各种补脑的保健品,这些补脑神器往往都是来自西洋的进口产品,其广告更是充斥着漫无边际的吹嘘。
当时有一种来自西方的普通家用保健品仁丹,商家为了谋取暴利,夸大仁丹的功效。
除了称其为环球无二之外,甚至引经据典“王侯将相宁有种,要在常服仁丹矣。出则堂堂风格经纶纵横有枢,入则穆穆容止行穷隐括为彝”。
抗战前出现大量仁丹广告,实为日军的路标暗记,可见其风靡程度
而现代保健品热潮的兴起还得“归功”于改革开放,人民富起来之后,对生活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年风生水起的太阳神口服液和昂立一号口服液正是依靠着这股潮流崛起的。
红极一时的太阳神
然而比起这些宣称能改善健康的保健品,功能性保健品市场更是鱼龙混杂。早些年,在广东,绝大多数的人都看到过“生命一号”的广告。
广告中,一个穿着校服的少年喝着口服液,头顶上浮现出光环,少年脱口而出“补充大脑营养,提高记忆力。”
“生命一号”宣称,其产品能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促进骨骼生长,还能补充大脑营养,改善记忆力,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冲着后者才为孩子购买的。
实际上“生命一号”因涉嫌虚假宣传被多次罚款,如今已将广告宣传语改成了“改善记忆力”继续销售。
“生命一号”的电视广告
以生命一号为代表的这类补脑保健品的主要成分是各种氨基酸,被商家拿出来撑门面的便是其中的牛磺酸。
牛磺酸又称β-氨基乙磺酸,因为最早从牛黄中分离出来,故称作牛磺酸。它是一种含硫的氨基酸,但并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
牛磺酸结构式
牛磺酸选择性分布于大脑、小脑、海马体当中,是仅次于谷氨酸的重要神经递质,在新生儿大脑中含量比较高,约是成年人的3-4倍。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牛磺酸对脑细胞的形成和发育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早产儿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体内的半胱氨酸亚硫磺酸脱氢酶活性不高,自身合成的牛磺酸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若不及时补充会造成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这么看来,牛磺酸并非是一种忽悠人的成分,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含有牛磺酸的保健品就能达到其宣称的功效。
虽然牛磺酸对大脑的发育起关键作用,但大脑在8岁左右时(1300克)脑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功能都已经接近成年人(1400克)。
之后脑部的发育更多的是内部结构与机能的复杂化过程。刚上学的小朋友就已经不再需要大量的牛磺酸了,这个时期更需要的是对脑部的锻炼。
对于少部分确实缺乏牛磺酸的人群,也大可不必服用保健品。人体内游离着大量牛磺酸,动物体内也一样,海鲜和肉类当中就含有非常丰富的牛磺酸了。
营养学研究表明,成年人牛磺酸的每日摄入量平均为52毫克,范围在9-372毫克之间,也有另一项研究显示成年人牛磺酸的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
100克的新鲜鸡腿肉中,牛磺酸的含量就高达379毫克,水产海鲜的牛磺酸含量甚至更高。无论是孕妇还是中学生,只要保证合理的饮食,几乎不用担心牛磺酸摄入不足。
缺乏某物质会出问题并不代表多补充就有好处,就像不吃饭会没有力气,多吃饭也不见得会成为大力士。但商家往往就是用油多不坏菜这样的逻辑诱导消费者购买,以此牟取暴利。
牛磺酸并非什么稀贵的物质,500g含量99.3%的牛磺酸粉末售价在30元以下(2017年数据)。
然而,一大盒60支的“生命一号”售价200元,其中牛磺酸总量不过900mg,比一支力保健饮料的含量还低,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和牛磺酸类似的还有著名的“脑黄金”,年纪稍大一些的人可能会对这个称呼比较熟悉。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罗马召开的会议上正式推荐婴幼儿补充二十二碳六烯酸。
靠计算机发家的史玉柱突然转向保健品领域,将二十二碳六烯酸包装为“脑黄金”,高调上市销售。
当年“今年过节不收礼,除非巨人脑黄金”的广告语洗脑了一代人(前几年的脑白金广告依旧走这个套路),“脑黄金”也拉开了国内健脑保健品的大幕。
多年之后,“脑黄金“并没有远离我们,而是换上了更加洋气的名字,再度占领学生保健品市场,那就是DHA。
DHA和牛磺酸类似,是婴儿脑部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尤其是早产儿,应及时补充。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就可以提供足够的DHA,多数配方奶粉中也都会添加DHA,这也是非常合理的做法。
二十二碳六烯酸结构式(DHA)
但是,商人们怎么可能放过这样一个完美的噱头呢保健品危害?于是乎,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让DHA成为了比NBA更有知名度的英文缩写。
他们宣称自己的产片富含大量的DHA,突出DHA的稀有,甚至捏造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称婴幼儿必须每天补充DHA 100毫克。这种宣传难免让人觉得DHA含量越高的保健品就越高级。
然而DHA也是会有副作用的,过量摄入会导致免疫力低下等一系列症状,同时DHA有一只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患有出血性疾病、肝硬化或者是凝血功能有障碍的人不可大量摄入。
因此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新版《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各种调制乳品的DHA添加上限。
除此之外,现在常见的DHA来源通常有两种,一个是寇氏隐甲藻油和金枪鱼油,早期的DHA是用有机溶剂直接从原料中提取,没有改变DHA结构。
用这种方法提取出的是天然形态的甘油三酯型DHA,人体的吸收率比较高,能达到50%。
但这种传统的方法效率比较低,现在更多采用的更多是工业化的提取方法,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获得的是DHA。
这种方法的效率较高,但乙酯型DHA的人体吸收率约为20%左右,远没有天然形态的高。
市面上常见的DHA保健品主要成分多为乙酯型DHA
天然食物中DHA的含量并不低,每100克海鱼中的DHA含量可达1000毫克,各种坚果中所含的α-亚麻酸也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DHA。
除了消化系统尚未完善的婴幼儿,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只要保证正常饮食就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那些标榜着中高考学生必备的所谓健脑保健品利用父母对孩子的关切疯狂敛财,不仅花高价请来各种高考状元代言,捏造优秀学生的服用经历,高价出售其产品。
实际上这些保健品不仅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原料成本也十分低廉。
某高考健脑大礼包中,包含“忘X了”胶囊两瓶和“X钥匙”胶囊四瓶,其主要成分DHA含量一共不超过33克,售价高达600人民币,而DHA高纯度原料的批发价格为每100克20元左右。
保健品的乱象存在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且不管这些所谓的保健成分有没有效,漫天的夸张宣传已经形成了一股畸形的风气。
一些商家添加这些所谓的保健成分仅仅是为了讨好消费者,否则将会无法在这股保健大潮中存活。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家长身上,在全民保健的热潮下,即便是原本不太相信保健品的也会动摇。
别家都用各种健脑的、提高免疫力的、促进骨骼生长的保健品供这孩子,几番挣扎后还是决定随大流,心想反正也没什么危害,万一有用呢?
保健品专柜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人体的必须营养物质都被拿出来做各种保健品,人人都以吃保健品为尚,就真的健康了吗?
与其用每天喝下一堆口服液,吃下一堆胶囊换来所谓的“健康”,不如用理智驱散狂热,换来社会的健康。
_____________
内容为【SME】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
白名单回复后台「转载」
标签: #保健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