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会销保健品会销合法吗

changweiyan 71 0

  会销的实质是骗销保健品会销,骗亲情、骗同情、骗信任;小恩小惠、悲情故事、生日蛋糕、名家头衔、承诺退货,全是套路;虚假身份、虚假疗效、虚假实验、虚假承诺,全是演技。

  这些骗子瞄准了老人的钱袋子,连最后一点私房钱、棺材本都不放过,利用的就是老人年纪大了特别看中健康但了解信息又不多,又需要亲情温暖而好骗。

  打击这样的骗子,不能手软;防备这样的骗术,老人们也应该多留个心眼。今天温总就带大家一起来解密传销

  

【视频】焦点访谈:一场“会销”一场戏,作为儿女的一定要看完这个视频

  现在有一种主要针对老年人的销售方式叫会销,顾名思义,就是以开会、讲座等名义把老年人召集在一起,实际上是推销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售价不便宜,动辄几千上万元,但等到老人们发现产品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却是投诉无门,最后只能吃哑巴亏。那么保健品会销是如何一步步把老年人带入陷阱的保健品会销?中央台记者不久前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保健品公司疯狂会销的秘密。

  在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一条商业街上,记者注意到,两个年轻人正在向路人发放宣传单,但是他们看上去只发给那些上了年纪的人。

  看上去这是一次环保活动,但是记者注意到,其主办单位是广州瑞颐医药公司,要求参加者凭老年证入场。

  这个“养生文化节”是否就是一场保健品会销活动呢?记者按照宣传单上通知的时间和地点,来到了这家酒店,想办法进入了活动现场。

  这是一个中型会议室,没有窗户,比较封闭,获准进来的果然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

  记者看到,每一个到场的老年人身边都有一个年轻的业务员,在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和个人信息,并仔细地做着记录。

  会议室的布置则围绕着防癌抗癌这个主题,主讲人的头衔很多,听起来很权威。这位主讲人一直在讲红豆杉提取物防治癌症的功效,如何稀有和昂贵,而他们正在研发此类产品。

  记者注意到,这些信息令大家开始有了不安的情绪,恶性肿瘤的视频内容则进一步加重了这种不安。讲座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临近尾声,讲师开始推销一种被他们称为“瑞检一号”的癌症检测项目。交了钱的老人,每人领到了一个验尿的容器,需第二天送到这里,然后继续参加活动。而像记者这样没有交钱的,则被工作人员清理出了现场。

  事后经过调查,所谓用一杯尿液检验癌细胞的说法毫无依据,主讲人的那些头衔也都是自保健品会销我标榜的。据知情人介绍,这些内容只是在为接下来的保健品销售进行预热。

  台词提前设计 会销有固定套路

  会销活动中的核心人物被他们称之为讲师,他们在台上熟练地掌控着现场气氛。事实上,他们手头都有一套台本,可以看出,所有台词都提前设计好了,也就是说,会销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固定的套路。按照这个套路,活动分成四天进行,头三天没有安排销售内容。

  

  参会人员:给老人祝寿、吃蛋糕。男的叫爸爸,女的叫妈妈。

  讲师事先对员工们做培训的笔记上面写道:“保健品会销我们是演一场电影....”“我们都是演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赚钱)。”

  对于拜寿环节,则要求员工这样配合:“喊不要,受不起,如果没人上来拉我,找人上来拉我,一般选阿姨,达到视觉冲击”。

  除了祝寿这场戏,讲师还要演一场苦戏,编造一套凄惨的身世,这个环节被他们称为苦口。按照他们的套路,解决了如何打动人这个问题,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如何留住人?如何让人主动掏钱?他们在员工培训记录中写到:前三天不要钱,最后一天不要脸。

  

  有了之前建立的亲情和信任做基础,到了会销第三天,他们才会拿出保健品来进行宣传。为了让老人们相信保健品的这些神奇功效,他们设计的套路是现场做实验。

  参会人员:他拿敌敌畏自己喝,大家都看着他喝,是敌敌畏,大家都闻过了,我坐在最前面。

  

  在他们的微信工作群中,详细介绍了“喝农药实验”的设计细节,事实上,所谓的农药早已事先被掉包,换成了冰红茶。他们说,实验目的,是让顾客感觉,所售口服液可以分解农药。

  通过夸大疗效、虚假实验,再加以诸多口说无凭的虚假承诺等等手段,到会销活动的最后一天,一切变得水到渠成。

  受害人花光积蓄 保健品效果全无

  会销骗局的很多受害人拿出了一辈子的积蓄,买来了这些所谓的保健品。然而,这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拿到了家中,吃了却一点作用都没有。

  71岁的潘大妈有高血压,曾经严重脑出血,参加这次活动,她花光了自己的积蓄买回保健品。

  

  记者:一共花了多少钱?

  参会人员:一共一万六。

  潘大妈是独居老人,吃着低保。看得出来,家里没什么值钱的物件,这些废品是她平时从外面捡回来的,准备卖了补贴家用。现在她的全部家底儿都买了这些保健品。

  

  陈大妈患有比较严重的关节炎,常年腰腿疼,她也被邀请去酒店参加了活动,花5000块买回三盒生物素。

  罗大妈,偷偷买回这些保健品,是为了给老伴治高血压和痛风病。

  记者:吃了有用吗?

  参会人员:没用,真的没用。

  

  而据调查,老人们在会销中买到的保健品,其价格与厂家定价相比,普遍高出了几十倍。

  除了这个骗局外,还有线放得更长的骗局:组织游玩、听讲座、办晚会、做实验、开药方,全部都是精心策划,目的就是高价销售保健品。

  玩科学牌、专家牌、亲情牌-->最后只是为了卖产品。

  “公司回馈客户,免费旅游”67岁的宋英(化名)接到这个“天上掉馅饼”的电话后,跟随一家保健品公司到了房山六渡桥度假村,两天下来,不少老人花了万元购买保健品。

  但老人们不知道,从一开始的电话邀约就是陷阱。保健品公司从网上以两毛到一百元不等的价格买来老人的资料,在位于北京回龙观的出租屋里,他们按照话术,先以旅游名义打电话邀约老人,“一天打上百个”。老人约出来后发点小礼品、再聘“养生专家”给看看,最后带着老人参加会销。

  之后的事儿,就由会销公司接手。用会销督导徐秋婷的话说,“这就是一台戏。”请看下面的视频:

  

  

今天温总就给小伙伴们带来8个“会销骗术”。

太实用,纯干货,赶紧看

  

  

  

  

  

  

  

药到病除不可信!

健康讲座为促销!

保健品会销保健品会销合法吗

免费活动为洗脑!

权威证明属虚构!

专家义诊是骗局!

请为咱爸妈转发~~

  内容来源: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值班编辑:故意

联系邮箱:972187777@qq.com

标签: #保健品会销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