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歌速记

changweiyan 100 0

  那么就从方证开始吧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汤方:桂枝桂枝芍药知母汤,白芍桂枝芍药知母汤,大枣,生姜,炙甘草。

  证象:恶寒,恶风,发热,汗自出,头脖强痛,鼻鸣干呕,脉浮弱。

  应用前面的知识,我们可以辨证论治:皮肤怕冷,鼻鸣干呕,这是感冒的症状啊,头和脖子痛也是讲感冒时候提到的,不同的是发热汗自出,对于除桂枝芍药知母汤了这点之外的证,应用前面讲的知识都会论治了,可以暂时开个方:

  气虚者,党参当归甘草+黄芪,或者不用黄芪而党参加量,头和脖子痛,再+川芎或白芷,

  那发热汗出呢?发热汗出,说明是身体在通过发热出汗这种形式抵抗疾病,大家应该有经验,感冒的时候喝点热汤热茶,传统的生姜红糖水或者时尚的可乐姜茶,趁热喝了,出出汗,是否感冒就好了或者顿时感觉好很多了。说明此时发汗是必须的,桂枝就起到增加发汗的作用,当然生姜也有此作用,不过主要是桂枝。白芍是补血兼敛血的,为什么补血,这和我们前面讲的一样嘛,为防止阳性的桂枝发散作用过大,阴阳平衡,即使气虚血胜用药也要加上当归补血,即使血虚气盛用药也要加上党参补气,以免矫枉过正。大枣甘草是调和药性于脾胃吸收的,大枣也有补血的作用。

  桂枝的这个作用,中医里叫卫气。就是形容有种像巡逻兵一样周游全身监视抵御疾病的机制。

  用我们前面的知识对应一下,可以这样开方: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歌速记

  党参15当归15甘草6+桂枝10,

  暂且成为时方桂枝汤,这里用当归补血代替白芍,桂枝起到了川芎的作用,并且桂枝生姜一起,发汗作用明显。

  桂枝汤的方义是调节阴阳并鼓舞卫气周行。而时方桂枝汤同样调节阴阳,以桂枝行卫气,另一方面党参补气可助卫气之气,当归的药性活动可助卫气之行。

  需要补充一下所谓的中医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根据前面的知识知道,调补体质用的要么补气要么补血,具体来看是补法,补法是基础,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为虚所以补。但是整体来看又是和法,因为参归草三者综合起来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所谓和法,就是调和阴阳,以及调和表里。而调补五脏用的就是典型的补法了。

  汗吐下温清消,这几法,其实就是治标的方法。汗出来,吐出来,两便出来,这是中医里驱邪而出的方法,温法,指的是用姜附等热性药使机能亢奋的方法,一般用于机能比较衰弱的情况下,用温法迅速亢奋机能恢复动力,所谓的回阳救逆,大概相当于西医里用激素的意义。清法,指的是用石膏知母等寒性药使机能降低亢奋状态的方法,一般用于机能过度亢奋的情况,用清法迅速降低该机能的亢奋度,减少元气的消耗。消法,消痞化积,就是使用一些能够消散化解积聚和痞块的药物的方法,以前这方法在治病时用的不经常用,你看医案里大多数是汗法下法温法清法,但是现代社会,随着肿瘤等疾病的普及化,这方法慢慢常用起来。

  如出现伤风症状,气血即不平衡,卫气营血,卫气就是抵抗力,营血就是后勤。卫气迎面出击,在肌肤表面抵抗风寒,这一动作消耗了很大能量,使身体的能量向气政策倾斜,此时刚患病,总能量还是充足的,气的能量多,相应血的能量减少,这说明需要补血,这样才能气血平衡,维持身体的功能运作。卫气的抗敌斗争,如果在肌肤之间捕获病菌,会通过发汗排出去,伤风症状出现必然是病菌入侵的,因为邪之所腠嘛,为减少卫气的工作量,可以用汗法助一臂之力。

  桂枝汤就是这么一个原理。桂枝汤: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卫气作前锋以驱邪,营血为卫气的后勤,脾胃消化饮食提供能量。所以姜枣草健脾胃,白芍补充营血,桂枝帮助卫气,生姜也有帮助桂枝的作用。

  应用前面的知识,我们依据上述分析,也可以这样组方:

  党参10当归15甘草6+桂枝10

  这里以党参甘草健脾胃,当归补充营血,桂枝帮助卫气,党参补气可助卫气之气,当归药性走动可助卫气之行。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歌速记

  这样,你就理解了桂枝汤,这张仲景的第一个方法。

  再来看看张仲景的第二个方法。

  原文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原方:桂枝 芍药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葛根

  你一路学来,已经一眼可以看出,桂枝汤+葛根的方义了,对了,就是针对项背强几几的症状,加葛根这味药。也就是说,葛根,就是论治公式中典型的治疗症状部分。你去翻翻药书或者百度一下,葛根的确起到解除颈背肌肉痉挛的作用。

  所以,你也可以在刚才的药方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成:党参10当归15甘草6+桂枝6葛根12。

  认真的读者会发现,看起来论治公式的确是这么用的,但是调补五脏的部分怎么未用上呢?对了,其实中药组方药量是比较微妙的,因病者当前的体质而已,如果甲病者脾之本钱雄厚,那么党参8当归15甘草6+桂枝10是合理的,如果乙病者脾之本钱亏损,那么党参15当归15甘草6+桂枝10是合理的,如果你还不理解,或者你将药方做一下公式变换,党参8当归15甘草6+党参7+桂枝10,明白了?党参这里起到补脾的作用,前面说了,皮肤怕冷病机在肺虚,肺金虚补脾土,补土生金。党参既有抽象的补气作用,也有具体的补脾的作用。当然,你也可以用黄芪,就更符合公式了:党参8当归15甘草6+黄芪12+桂枝10,组方喜欢精简的就用党参既补气也补脾了,组方喜欢繁杂的就加上黄芪。其中道理是一样的,只是用药风格的差异。

  仲景第三法: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炙 大枣 厚朴炙 杏仁

  这是桂枝汤加上厚朴和杏仁,适用于刚才讲的桂枝汤情形中,又加上病者有容易气喘或哮喘基础病的新情况。

  大家都知道,现在慢性病的患者很多很多,即使不到慢性病程度,属于亚健康的就更多了,这些病者有外感的时候,病情与治疗就更复杂了。(外感:轻至感冒,重至埃博拉,中医都称为外感。)厚朴和杏仁,就是治疗症状的。所以用这套简易中医方法,也可以这么组方:

  党参当归甘草+党参黄芪+桂枝厚朴杏仁

  仲景第四法: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附子(炮)

  用于这样的情形:太阳病发汗太过,遂致汗出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你一看就知道这是桂枝汤加上附子,所以也可以(党参当归甘草)+(党参+黄芪)+(桂枝+附子)

  那附子是治疗什么症状的呢?你翻药书或百度就知道附子是温阳之药,温阳就是振奋气的作用,气强可以镇血,所以可以用附子来治疗过于发汗以至于汗出不止,甚至津液亏虚到影响小便的程度。

  那么为什么还用桂枝?这就是还属于太阳病的提纲内,就是说还有发热怕冷怕风的症状。

  仲景第五法: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 甘草 (炙) 生姜 大枣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你可以看到,这方里不用芍药了,那就是不补血了,那相应的你的组方也跟着变:党参10当归6甘草6+党参黄芪+桂枝10,这里仍然用当归,一方面当归药性除了补血还可以推动血行的作用(其实这就是气的作用),这是治病所需要的,而芍药是偏于补血而不起推动作用的,另一方面为防止治病过程发生的反复,即气虚血盛者(或气盛血虚者)如光偏重于补气(或补血)而过补,导致气血的反向不平衡。

  因此你也可以看到,当归的确是非常适宜使用的补血方面的药物,而芍药就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用。

  这个方是说当太阳病误下之后的治法,就是仍然发热怕冷,但是增加了脉急促,胸口胀满的症状。脉急促和胸口胀满说明气虚,你想想运动员的脉搏是非常平稳以及比普通人还要缓慢一点的,而普通人如果跑个200米那是怎么情形,脉搏咚咚跳,胸口喘不过气来。

  仲景第六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 甘草 生姜三 大枣 附子(炮)

  太阳病,误用下法后,脉促胸满,微恶寒者。

  很简单,比上所述,就是增加了一点怕冷的症状,所以加附子。

  因此,党参10当归6甘草6+党参黄芪+桂枝10附子3

  仲景第七法:桂枝麻黄各半汤

  芍药 生姜 大枣 甘草 桂枝 麻黄 杏仁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无汗,身痒者。

  麻黄是加强发汗的,桂枝麻黄一起用比单用桂枝发汗作用更强,因为无汗身痒的症状,身痒说明卫气与病邪在肌肤间斗争激烈。杏仁,是外感病中治疗咳喘症状的药物。面有热色,说明气盛,所以加芍药补血。

  所以你可以这样组方:党参10当归15甘草6+黄芪8+桂枝5麻黄3,视乎情况是否咳喘而加杏仁。

  仲景第八法:桂枝二麻黄一汤

  芍药 生姜 甘草 大枣 桂枝 麻黄 杏仁

  太阳病,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形似疟,一日再发者。

  脉洪大说明仍然气盛,所以用芍药补血。发汗了但仍然病邪未退,时不时一阵阵发热或怕冷症状,那仍然发汗,但减少发汗量。所以减少麻黄的用量。

  所以你可以这样组方:党参10当归15甘草6+黄芪8+桂枝5麻黄2,视乎情况是否咳喘而加杏仁。

  桂枝二麻黄一,说明桂枝应该是麻黄的两倍量,上述桂枝麻黄各半汤说明桂枝和麻黄是等量,但参考方里麻黄是少于桂枝的,这里顾及到麻黄的药性猛,现在的一般人掌握不了,所以保守一点,实际情况中也是看病者体质虚实而定的,不一定说桂枝麻黄各半就是一定用等量,那也不符合辨证论治的法则。

  本文转载自 祖传脉诊学习网 https://www.jzgj365.com

  同系列文章:

  中医六经辨症理解——最简单中医入门学习心得体会自己对伤寒论的理解——最简单中医入门学习心得体会

标签: #桂枝芍药知母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