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修英
中医妇科
患者中药栀子:女性中药栀子,21岁,未婚,15岁初潮。
初诊:12月3日。
痛经已两年多。
现在月经周期不准,经常每月两潮,经前小腹剧痛,甚则翻滚呼号,月经来后,量多、色深红、有血块,痛仍不减,不用止痛药不能缓解,经期5~6天。
经止10天左右,第二次来潮,血量较少,色较前淡,腹部微痛,腰痛,2~3日可止。平素体健,性急易怒,晨起口苦,食欲尚可,口干喜饮,二便正常,睡眠不酣。经多次服用中西药物,未获理想效果,对治疗丧失信心,惟用止痛药物取效一时而已。今晨因小腹剧痛而醒,血尚未行,虽服止痛药物,痛不减,遂来门诊治疗。
检查:舌质暗红,苔少欠润,脉弦稍数,腹部不喜重按。
辨证:肝郁化热,气滞血痰。
治法:舒肝理气,清热化痰。
【处方】:当归12克,赤白芍各15克,香附10克,生地18克,积壳9克,黄连6克,生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牛膝15克,六剂。嘱其每日一剂,经至如未尽剂,仍可继续服用。
中医妇科用药
二诊(12月12日):服上药两剂,痛势略可忍耐,第三日月经来潮,第一天血量一般,腹痛未已,第二至第四天血量增多,有小血块,腹痛隐隐,第五天血量减少,痛已极微,第六天血止。本次经期痛势较以往为轻,未服止痛药。询之口千、口苦略减。脉弦缓,舌质暗红,苔薄淡黄,服药稍应,仍按原方加减。
当归10克,赤白芍各15克,香附10克,生地15克,炒栀子10克,川断10克,柴胡15克,丹皮10克,生姜3片,薄荷2克(后下),十剂。
三诊(次年1月3日):上方服完,停药十余日,月经未再来潮。自觉本月心情较前舒畅,睡眠较安,口干、口苦有所减轻。昨感小腹微痛,眠又多梦,已届经期,故来就诊。察其脉弦缓,舌质暗红较前为浅,苔微黄,再宗原方加减调理。
当归12克,赤白芍各15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柴胡12克,炒蒲黄10克,炒五灵脂10克,黄连4克,桅子10克,牛膝10克,七剂。
四诊(1月13日):服药第二日月经来潮,小腹隐痛,血量较前少,血色先暗后红,未见淤块,六天血净,本月既未服止痛药,又出全勤,心情愉快,身躯轻松,要求服药巩固疗效。
嘱服加味逍遥丸,早晚各服6克。注意避免急气怒恼,忌食辛温助热之品。
五诊(1月31日):昨觉小腹胀坠不适,睡眠有梦,经期即至。
嘱继服逍遥丸,每次7克,日三次。十天后来门诊,称本月经期平安渡过。
中医妇科常见病:痛经
【按】:本例痛经是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其证以肝经蕴热为主,如性急易怒,口干口苦,饮水量多。脉弦数等。热甚血疲,故有舌暗、血块、小腹剧痛。热迫血行,故量多色鲜,一月二行。肝热扰心,可见睡眠多梦不酣。脉证合参,故诊为肝经蕴热,阻塞气机,迫血妄行之候。
第二次来潮是因前次瘀热未尽所致,故痛轻色浅。治法上选用芩连四物合失笑散加减,方中黄芩清理肝热,“实则泄其子”,故用黄连清心,正是泄肝。栀子可清三焦郁热,三焦气化正常,则血循正经。三味合入归芍生地,则可清热调经,既防其因热致瘀,又制其热迫妄行,故为本方之主药。辅用香附、积壳以调经畅气,赤芍、蒲黄、五灵脂以行瘀止痛。佐牛膝以引下化瘀。药后热减痛轻。
二诊时,血已停止,防其再至,仍宗原意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因血行热减,故减芩连、失笑、牛膝,加柴胡、薄荷、生姜以解郁疏肝,加丹皮以清热凉血,佐川断以补肝肾、止崩漏,药后未再二次来潮,诸证均减,继服前方加减,经期正常,疼痛已除。
爱中医,选权威,各大应用市场搜索“中医智库”,下载“中医智库”APP,古今医案、权威古籍、大师经验、名医方剂,皆在“中医智库”APP。
标签: #中药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