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麦芽图片,生麦芽

changweiyan 58 0

临证治疗高血压生麦芽,镇肝熄风效堪夸

  高

  血压病生麦芽,是一种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现代医学将血压升高的疾病分为“症状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类。症状性高血压,是指某些疾病(如肾炎、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压生麦芽;原发性高血压,则一般与高级神经功能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脑力劳动和40岁以上者,且除血压升高外,无其他原发性的器质性病理改变。

  于老认为,本病证型虽多,但其发病主要是由于心、肝、肾三经功能失调,其中以肝经为枢,心肾为主,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则于临床最为多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其证以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酸腿软,虚烦不宁,失眠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或寸关大而尺弱等为主,其治疗原则为滋补肝肾之阴、平肝潜阳熄风,故其选方以张锡纯镇肝熄风汤加减化裁为宜。

  基本处方

  生地15g,牛膝15g,代赭石20g,

  菊花12g,钩藤10g,地龙10g,

  生龙牡各20g,石决明20g,炒麦芽20g。

  水煎,分二次服。

  本方实为镇肝熄风汤生地易龟板,菊花易川楝子、茵陈,复加钩藤、地龙与石决明组成。方中生地、牛膝滋补肝肾之阴,滋阴以治其本生麦芽;代褚石、菊花、钩藤、地龙、生龙牡与石决明平肝、潜镇、降逆,潜降以治其标。生地滋阴清热,赭石镇肝降逆,补降合施,相得益彰生麦芽;菊花宣散风热,牛膝引血下行,清降合治,相辅相成。如此,肝体得养,肝热得清,肝阳得制,肝风得宁,故晕、痛、眩、鸣诸证可除。更有牛膝与赭石相配,一似降血,一以降气,气血得以同下,则不并逆于上,而得返于下,自然血压得控而症情缓解。此外,以炒麦芽易原方之生麦芽,取护胃养胃之义,可防方中金石太多伤中损胃。

  常见加减

  1.证型加减

  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的上述基本处方,可适用于心肝火旺型以外的所有高血压病的治疗。

  (1)阴虚阳亢型

  径用基本处方治疗

  (2)阴虚型

除有阴虚阳亢型之肝肾阴虚证外,尚有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等心阴虚的表现。

治法

滋阴潜阳、平肝安神。

方药

基本处方合杞菊地黄汤、酸枣仁汤加减治之。

  (3)阴阳两虚型

头晕眼花,步履不稳,心慌气短,胸闷或痛,腰酸腿软,失眠多梦,畏寒肢冷,面胫浮肿,夜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兼弦。

治法

阴阳双补、交通心肾。

方药

生麦芽图片,生麦芽

用基本处方合济生肾气丸(汤)加减治之。

  2.症状加减

  (1)头痛较甚,加菊花12g,蔓荆子12g,或茺蔚子12g,疏风清热,散瘀止痛。

  (2)头胀目胀,加青葙子12g,草决明12g,夏枯草10g,清肝祛风,降逆除胀。

  (3)头晕伴浮肿,加茯苓30g,泽泻30g,利水消肿,降浊定眩。

  (4)耳鸣,加磁石30g,石决明30g,茯神12g,潜镇,降逆,通窍。

  (5)腰酸困痛,加杜仲10g,桑寄生20g,或川断20g,狗脊20g,壮腰,健肾,止痛。

  (6)面胫浮肿,加茯苓30g,泽泻30g,车前子12g(布包),淡渗利湿,消肿利尿。

  (7)手足麻木,加桑枝15g,鸡血藤30g,通络,活血,祛瘀

  (8)抽搐震颤,加生龙牡各30g,钩藤12g,地龙12g,僵蚕10g,潜镇祛风,活血通络。

  (9)舌謇语涩,加石菖蒲10g,防风10g,生蒲黄10g,僵蚕l0g,化痰祛风,活血通络。

  (10)神经损伤,加防风10g,蜈蚣2条,祛风解毒,活血通络。

  (11)胸闷心痛,加瓜蒌15g,薤白10g,丹参20g,五灵脂10g,宣痹通阳,通络止痛。

  (12)心悸怔仲,加生龙牡各30g,磁石20g,紫石英30g,镇定、安神,定惊。

  (13)失眠多梦,加炒枣仁30g,川芍12g。远志10g,养血安神。

  (14)纳呆食少,加焦楂15g,陈皮10g,砂仁6g,消食,健脾,开胃。

  (15)大便秘结,加积实10g,槟榔10g,或大黄(后下)6g,通腑,泄热,通便。

  典型病例

  案例一

寇某,女,55岁。1986年2月24日就诊。

患者素体虚弱,自诉近日头晕,心慌,两手发麻,腰膝酸软,舌淡红,苔白,脉沉弦。血压180/95mmHg。

证属

生麦芽图片,生麦芽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筋脉失养

治法

滋补肝肾,潜阳熄风,养血荣筋

方药

镇肝熄风汤加减

  组方

生地15g,牛膝15g,代赭石20g,

菊花12g,生龙牡各20g,茯苓20g,

桑枝15g,鸡血藤15g,桑寄生20g,

杜仲10g。

水煎,二次分服。

  2月28日二诊

上药服4剂,血压降175/90mmHg,但仍有头晕,两膝酸疼,手麻等不适感,上方加钩藤10g,威灵仙15g,以祛风舒筋,通络止痛。

上方继服15剂后,血压降至164/90mmHg,以丸剂调理,以收全功。

  案例二

  宋某某,男,55岁。1998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诉说患高血压眼底出血二年,近来头晕目朦,眼前时有黑点,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干便结,舌红苔少,脉弦细稍数,血压150/95mmHg。

  证属

  心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眼目失养

  治法

  滋阴潜阳,平肝安神

  方药

  镇肝熄风汤合枸杞菊地黄丸(汤)加减

  处方

  生地15g,牛膝15g,代赭石20g,

  菊花12g,钩藤10g,地龙10g,

  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0g,

  茯苓20g,泽泻20g,茺蔚子12g,

  赤芍12g,生山楂15g,炒枣仁20g。

  水煎,二次分服。

  4月24日复诊

  服上药4剂,头晕减轻,眼前黑点减少,夜晚睡卧较前安定,大便干结,几日一行,血压135/85mmHg,上方去山药,加枳实10g,槟榔10g,再服6剂。

  上方继服一周后,血压稳定,大便自调,视力有所增强,又以丸剂调理,以巩固疗效。

  案例三

  苏某某,女,62岁。1998年7月13日初诊。

头晕头痛,胸闷背胀,颇面及足胫浮肿,心悸失眠,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血压160/100mmHg。

证属

肝肾阴虚,脾肾不足,心肾不交

治法

滋阴潜阳,健脾利湿,养心安神

方药

镇肝熄风汤合济生肾气丸(汤)加减

  处方

  生地15g,牛膝l5g,代赭石20g,

  菊花12g,钩藤10g,生龙牡各20g,

  茯苓30g,泽泻30g,车前子(布包)12g,

  防己15g,丹参15g,炒枣仁20g,

  炒麦芽20g。

  水煎,二次分服。

  7月17日二诊

  服上药4剂,血压降为144/95mmHg,浮肿消退,失眠改善,头痛头晕减轻,去车前子,加石决明20g,枳实10g,再服6剂。

  7月25日三诊

  血压近日稳定在140~150/95mmHg,头脑轻快,胸闷缓解,大便畅通。本方有效,嘱继服10剂,以巩固疗效。

  “

  ·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作者/ 于己百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明医公开课。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电话:010-58562900

  客服QQ:2796720975

  微信号:ezhensuoVIP

  公众号

  ezhensuo

  e诊所一套面向个体诊所、卫生室和中小门诊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电子处方、电子病历、财务管理、智能辅助诊疗等功能模块为基础,为基层医生总结诊疗经验、提高诊疗效率、规避医疗风险、提高诊疗水平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专业工具。

标签: #生麦芽